医院概况
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保健、预防、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是全县医疗技术指导中心,产科急救中心;承担全县及周边县部分人民的医疗诊治和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工作,同时也是全县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龙头,承担基层卫生人员的临床培训任务。医院占地总面积32678㎡,可用业务用房面积共24744.66㎡,编制床位340张,实际开放病床位397张。现有职工总数59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85%,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43人,中级职称130人。
2020年门诊就诊量为277682人次,住院病人21130人次,治愈好转率97.6%。
基础设施
医院目前业务用房共六栋,分别为大会战项目门诊楼及其扩建楼1栋、新住院大楼1栋、旧住院楼1栋、旧传染病房楼1栋、旧医技楼1栋、急诊急救中心楼1栋,在建内科医技综合楼一栋、传染病综合楼一栋。在“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中,计划把县疾控中心列为中医康复综合楼项目建设,计划在县城南建设城南分院。
医院设备
医院配备有德国西门子CT、西门子全身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日本岛津数字胃肠-DR一体机、日立阿洛卡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单板悬吊式数字放射成像系统、西门子全自动生化仪、西门子血液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腹腔镜、钬激光及清洗系统、全自动迈瑞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生化免疫流水线、迈瑞高端彩超、美国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美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等。
人才培养
医院秉承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通过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储备,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为医院发展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近年来,医院医护人员在国家、自治区、市等层次获表彰及荣毅,人才培养形成了承前启后的梯度和乐于奉献、受人敬仰爱戴的好医生。
学科建设
医院设有职能科室14个,临床科室19个,医技科室7个。盆底功能康复中心、眼科、康复科、产科等学科建设逐步迈向良性发展的快车道。特色学科血液透析中心、重症医学科在周边县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
技术水平
医院致力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依托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先后引进新技术30余项,其中开展的腔镜喉返喉上神经监测技术(IONM)为本市首例,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为本市第二个开展该项技术的单位;另有经胆道镜肝内胆箮取石术、腹腔镜结肠癌手术、腔镜全乳晕径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肾盂切开联合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髋关节置换术、脊柱手术(加)等新技术在同级医院中领先。
医联体医共体建设
医院依托“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和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先后与南部战区总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医院,围绕群众医疗健康需求,查找医疗技术薄弱环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短板,强化技术帮扶主体责任,促进双方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与所略卫生院、巴马镇卫生院、西山乡卫生院、局桑卫生院建立医共体医院,其中与所略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实行“六统一”管理,积极推进乡镇医疗卫生质量不断提升。